拜耳集团
拜耳集团,德国制药企业,知名的《财富》世界500强企业之一。业务范围包括医药、诊断器材、农作物保护产品、塑料及纤维等。
拜耳公司全球有12,000名研发人员,而每年投入研究与开发金额都超过营业额的7%。
2014年2月27日拜耳集团宣布收购云南滇虹药业集团所有股份。 2019年7月,发布2019《财富》世界500强:位列240位。
集团简介编辑本段
德国拜耳集团(Bayer)是全球最为知名的《财富》世界500强企业之一,全球制药巨头。在材料创新,作物科学及医药保健等众多领域位居业界前列。全球最大的化工和医药保健企业之一,在生命科学、高分子材料和精细化工等众多领域位居业界前列。
拜耳集团是化学及制药工业领域中首屈一指的国际性企业。除了经营自已所生产的一万多种产品外,业务范围包括医药、诊断器材、农作物保护产品、塑料及纤维等。
拜耳集团起源于德国。1863年8月1日,商人富黎德里希.拜耳( Friedrich Bayer)和颜料大师约翰.富黎德里希.威斯考特(Johann Friedrich Weskott)在今天德国乌珀塔尔市的巴门(Barmen)创建了一家颜料企业-"富黎德里希.拜耳公司(Friedr. Bayer et comp.)"。1899年3月6日拜耳获得了阿司匹林的注册商标,该商标后来成为全世界使用最广泛、知名度最高的药品品牌,被人们称为"世纪之药",并为拜耳带来了难以想象的巨额利润。1912年公司迁住德国勒沃库森(Leverkusen)。现在,莱茵河畔的利物库森城依然是拜耳集团的总部所在地。 1972年取名"拜耳公司"。
拜耳公司的总部位于德国的勒沃库森,该城镇位于莱茵河东岸,介于科隆和杜塞尔多夫两座城市之间。基于勒沃库森总部,拜耳对其全球业务活动进行管理和协调。在六大洲的200个地点建有750家生产厂;拥有120,000名员工及350家分支机构,几乎遍布世界各国。高分子、医药保健、化工以及农业是公司的四大支柱产业。公司的产品种类超过10,000种,是德国最大的产业集团。拜耳的发展史就是对更高生活质量的不断追求,
目前,拜耳公司在中国上市的主要产品有:拜新同、西普乐、美克、拜唐苹、尼膜同、优妥、优迈、特斯乐、拜斯明-25等。
拜耳大中华区集团主要面向香港、台湾和中国大陆市场开展运营。拜耳集团大中华区由管理控股公司领导,下设子集团与合资生产企业在其战略引导下开展独立运营。大中华区集团由拜耳大中华区集团总裁--戴慕博士领导。
中华区集团各类职能部门共有员工约2,800人。拜耳目前在大中华区拥有18家公司,其中8家公司的生产设施现已投产,为公司涉足的所有业务领域提供支持。本地化生产在销售额中所占比例与日俱增。
社会责任编辑本段
全球契约
拜耳不仅承诺遵守"全球契约",同时也是"全球契约"创始人(8家德国公司和全球范围内约50家企业)之一。公司还秉承"全球契约"的目标,鼎力支持一系列项目,其中包括:
与Abrinq Foundation通力合作杜绝雇佣非法童工
与世界卫生组织共同开发治疗疟疾的新药
大力支持世界卫生组织抵抗昏睡症的斗争
Libra:控制抗生素抗性扩散的拜耳全球创举
Agrovida:改善南美地区农场工人和小农场主的工作条件
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合作
拜耳--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环境论坛
公共健康和艾滋病病毒/艾滋病
拜耳中国高度重视促进公共健康,并积极参与抵抗艾滋病病毒/艾滋病的活动。除生产大量医药保健产品以预防、诊断和治疗人类和动物疾病之外,还积极支持社会应对公共健康的问题。
拜耳集团的此类工作中最重要的当属"清华-拜耳公共健康与艾滋病媒体研究室"计划。该项目于2004年年末正式启动,鼓励和培训媒体从业人员报道中国艾滋病病毒/艾滋病、其他慢性疾病和医疗保健相关事宜,从而创造一个全国性医药保健报告的平台。今后,该项目还将得到进一步扩展,那些亟需广泛关注、认可并加以解决的其它公共健康问题(如糖尿病、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疾病等)都将纳入该项目之中。
青年环保项目
作为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合作伙伴,拜耳组织并支持了一系列旨在加强年轻人环境意识、加深对环境了解的特定项目。
迄今为止,拜耳青少年环境特使项目在中国已有3年的历史。该项目鼓励全中国的学生积极参与。同样,今年将会有15名学生将被选出参加生态营等环境活动,并由独立的评审团从中选出4名青年代表中国前往位于德国勒沃库森的拜耳总部进行免费实地考察,并参加于2005年11月举办的"拜耳国际青少年环境日"活动。
拜耳和上海市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于2003年在上海、杭州和苏州等地成功举办了该项活动,2004年又将活动范围扩展至北京和天津。目前已有30名学生成为青年特使,其中11名学生出国参加了由拜耳赞助的活动。2004年,6名中国特使与来自全球11个国家的特使对拜耳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实地考察访问,在那里他们了解到有关工业部门、城市乃至国家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各种情况。
在2004年举办的地方活动中,前任和现任拜耳青年环境特使在上海金山南部地区开展了河水清理和水质分析活动,该活动与当地的系列公众活动一起圆满结束,起到了提高环境意识的效果。特使们还在幼儿园开展了环境教育活动,其中一名特使还在杭州组织了冬季生态营活动。
特奥会
拜耳结缘特奥会是从参与国际特奥东亚区的"同特奥学校手拉手活动"开始的。目前拜耳正与特奥会组织开展合作,为中国的智障人士提供帮助。
在这项活动中,拜耳对北京西城培智学校、崇文培智学校和上海的上南辅读学校3所特殊教育学校提供支持和资助。这些学校在中国特奥事业中走在前列,每届特奥会都会派运动员参加。拜耳与这些合作学校的和谐关系还体现在员工志愿者的积极支持,他们与特奥运动员一起参与体育日、保龄球友谊赛等活动,谱写了关注智障人士成长的新篇章。
拜耳对特奥事业的关注还延伸到了员工雇佣方面,拜耳北京企业公关传媒部聘用了一名毕业于西城培智学校的实习生--贾思蕊。她是一名特奥运动员,也是一名亚太区"国际特奥友好使者"。
发展简史编辑本段
1863年8月1日,商人富黎德里希·拜耳和染料专家约翰·富黎德里希·威斯考特在巴门 (今天德国乌珀塔尔市的一部分)创建了一家颜料生产企业。1865年,这两个人购买了美国一家煤焦油染料厂的股份并开始了中间体的出口生意。1876年,在莫斯科建立了一家厂。1881年7月 1日,拜耳和威斯考特的后代成立了一家合资企业,名叫富黎德里希·拜耳及其伙伴颜料厂股份公司。1883年,公司在法国北部富雷斯的工厂投入生产。
1884年,化学家卡尔·杜伊斯堡开始了他在拜耳公司的工作。在他的领导下,拜耳的化学家们成功地进行了开创性的发明创造。1888年,拜耳公司创建了医药部门。1891年,公司在勒沃库森购买土地,用来建造生产基地。1897年,拜耳公司的科学研究人员菲里克斯·豪夫曼博士成功地合成了纯化学的、稳定的乙酰水杨酸。1899年,阿司匹灵首次进行了商标注册,并成为风靡全世界的止痛药。1912年,公司将总部迁往勒沃库森。
1925年,富黎德里希·拜耳颜料厂公司与其它公司合并,成立颜料工业股份公司工业集团。勒沃库森成为工业集团下莱茵地区联合企业的主要生产中心。二次世界大战后盟军查封了颜料工业股份公司工业集团,以后又将该企业拆散。1951年,拜耳颜料厂股份公司重新成立。 1972年,公司更名为拜耳德国股份有限公司,并迅速向国际化学和医药集团发展。1973年,布隆斯布特尔生产基地破土动工。德国蒙海姆农作物保护中心的奠基仪式在1979年举行。1986年,拜耳从美国制药公司斯特林·德鲁格公司手中重新购得在美国使用"Bayer"商标的权利。1988年,医药研究中心在美国康涅狄格的西港举行落成典礼。
同年,拜耳成为第一家股票在东京股市上市的德国工业公司。也是在这一年,拜耳在美国的所有活动由位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市的拜耳美国管理控股公司统一管理。1989年,拜耳购入美国纽约塔雷城的库珀·泰西尼康公司,由此成为世界最大的诊断系统和临床化学试剂供货商之一。1990年,拜耳用17亿马克收购了加拿大艾伯塔的诺法公司橡胶部,并将其更名为鲍雷萨橡胶公司,其总部设在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多伦多市。这次收购使拜耳成为世界橡胶领域内最大的原材料生产商。1991年,拜耳展览交流中心在勒沃库森落成启用。1992年,拜耳将蒙拜公司、迈勒斯公司和爱克发公司与拜耳美国管理控股公司合并成在一起,形成了新的运营公司,名称是迈勒斯公司。
2014年2月27日拜耳集团宣布收购云南滇虹药业集团所有股份。
发展策略编辑本段
创新驱动成长
1863 年8月,德国商人拜耳和染料专家威斯考特在德国巴门创建了一家染料生产企业。140多年后,拜耳集团成长为一家在医药保健、营养品和高科技材料领域拥有核心竞争力的全球性企业。9.3万名员工遍布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1882年,拜耳开始了与中国的业务往来。如今,中国已经成为拜耳重要的生产基地和市场。
瞄准亚太市场 在沪建立基地
沃纳·温宁近日再度来到中国。这位拜耳集团董事长率领董事会成员在上海参加了"拜耳中国周"系列活动,以便让这些高层人士亲眼看一看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以及对化工产品巨大的市场需求,坚定投资中国的决心。
"位于上海的拜耳一体化基地将成为我们在亚太地区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生产基地",温宁在拜耳材料科技部新工厂投产仪式上强调说,"亚太地区是拜耳集团未来最为重要的市场之一,中国是拜耳在亚太地区的重中之重,既是生产基地,又是商业战略中心。"在亚太地区,拜耳去年的销售额上升了15.5%,达到46 亿欧元,占集团业务的17%。其中大中华区的销售额上升了24%,达到12.6亿欧元。2006年上半年,拜耳在亚太地区继续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销售额增长了22%,达到7.14亿欧元。
拜耳近年来所获佳绩的原因归结为"竭尽全力做到最好",而其核心则是以创新为驱动力,以成长为本。为了保持创新能力,拜耳每年都将大笔资金用于研发,2005年总额达到18.86亿欧元。为了实现更快成长的目标,未来拜耳将重点经营好上海一体化基地。拜耳将在这一基地建设三个新项目:初期年生产能力10万吨的聚碳酸酯工厂;第一个聚氨酯生产设备-MDI分离器,年生产能力8万吨;生产HDI涂层材料的工厂,初期产能为每年3万吨。
研究客户需求 确定主攻方向
1937年,拜耳发明了聚氨酯,并通过近70年的研发创新,使其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如今,从发动机外罩、汽车仪表盘、医用CT机、铁路枕木到滑雪板、仿木家具部件、冰箱、鞋底,人们都可见到聚氨酯材料的踪影。拜耳也因此成为全球最大的聚氨酯原料生产商。2005年,拜耳高科技材料部的销售额达107亿欧元,占集团销售总额的 39%。
在上海举办的2006中国国际聚氨酯展上,拜耳全面展示了在这一领域的最新成果。"中国正成为全球新兴的一个聚氨酯强国。"拜耳材料科技部亚太区聚氨酯业务市场总监古方向记者强调。据了解,2005年全球聚氨酯市场需求量为1046.5万吨,2010年这一数字将达到 1335.5万吨。根据拜耳的预测,未来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聚氨酯市场。据此,拜耳制定了新的发展战略,其中包括建立新厂以应对需求增长,以及将中国市场作为拓展重点等。
拜耳的目标是,到2010年使中国和亚洲地区聚氨酯业务年增长率分别达到8%和 6%,其保障措施有三:实现世界级规模的本地生产、优化营销网络和提升技术服务能力。为此,设在上海的拜耳聚合物研究开发中心今年9月初将完成扩建工程。 "在这里,经验丰富的聚氨酯开发与技术服务专家将与拜耳材料科技在日本、美国和德国的技术中心密切合作,从而为客户度身定制解决方案,提供更好的服务。"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