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们的可爱营销,凭什么更容易拿捏住消费者?
在生活中,你有没有这样的购物行为:因为一些可爱的外包装或者可爱的赠品,某些不在计划内的商品被我们加进了购物车买回了家?不得不承认,某些品牌的可爱营销已经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尤其是在“拿捏”年轻人方面,可谓驾轻就熟。
比如为了迎接万圣节的到来,好利来推出了万圣节系列新品“什么鬼”,包含“什么鬼”西点、“什么鬼”飞盘面包、“什么鬼原来是馋鬼”餐刀、“什么鬼”主题手提袋。
这一“什么鬼”系列主要以黑白色幽灵造型为主,整体看上去可爱又怪诞,一经上线立马吸粉一片,网友纷纷直呼“什么鬼?可爱鬼!”
茶饮品牌CoCo推出了与三丽鸥旗下的库洛米的万圣节联名,除了将库洛米形象用在产品外包装的常规手法外,还推出了一系列周边,包括联名定制奶茶杯、发箍、吸管套等等,消费者可以通过购买饮品来换购相关周边产品。库洛米甜酷活波的“鬼马”人设自带反差萌效果,加上“不给叩叩就捣蛋的文案”,很难让人不心动。
旺仔在万圣节到来之际也推出了具有万圣节各种元素造型的万圣节QQ糖——不但包装设计上全新绘制了巫师旺仔造型,QQ糖也设计成了幽灵、南瓜、骷髅等造型。
事实上,除了在产品设计方面,品牌将可爱营销发挥到极致,在品牌运营方面,很多品牌也常常使用可爱“光波”。比如在2020年,出于对“网课”的发泄,中小学生用户在各大应用商店内把钉钉的app评分从4.9怼到1.6,甚至某些应用商店因为评分太低而下架。
为了能在夹缝中求生存,“钉钉”上线了《钉钉本钉,在线求饶》的鬼畜歌曲向用户在线求饶,熟练地利用可爱营销,赚了一波眼球。虽然不知道鬼畜视频究竟打动了多少中小学生用户,但在B站却有几百万的播放量,在应用商店评论区也有很多用户表示视频非常欢乐,“愿意一次性付清五星好评”。
说了这么多,为什么可爱营销屡试不爽呢?
其一在于巨大的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下,可爱营销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无害的、幼稚的、自由的、纯粹的感官体验,这种体验可以让受众暂时从压力中释放出来,获得一些无忧无虑。因此,对于品牌来说可爱营销能够在促进销售的同时,快速降低消费者的抵触心理,在拉近消费者距离的同时深化品牌形象。
其二,颜值经济下,感官体验变得非常重要。大部分消费者尤其是年轻女性消费者挑选产品,更愿意选择外观设计上更好看、可爱的。因此,出于对这种消费需求的认知,品牌势必要在这些可爱行为、可爱事物上做做“文章”。
其三,很多热门ip本身形象都非常讨喜,品牌与之合作能够让产品画风更为软萌,同时还能通过ip合作的形式吸纳更多圈层人群关注,进一步实现产品人气的正向簇拥。
不过,对于消费者而言,当下产品升级迭代迅速,创意内容层出不穷,产品以及创意可替代性非常强,因此消费者在追求可爱、新鲜刺激的同时也要理性。而对于品牌来说,可爱因素也并非简单的融合在一起,如何更好地利用可爱来进行营销需要多加思考。
--end--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