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亏损2.6亿,呷哺呷哺扭亏为盈
巨亏两年之后,呷哺呷哺总算不亏损了。
据日前公布的财报显示,2023年上半年呷哺集团录得营收28.46亿元,同比增长32%,实现净利润210万元,同比扭亏为盈,从2022年中期净亏损2.78亿元转为盈利200万元。
要知道,呷哺呷哺疫情期间的日子可太难了,两年关店300多家,亏了六亿元,还陷入内斗风波,核心高管接二连三辞职,57岁的创始人贺光启不得不亲自下场救火,在内部大动荡的背景下,他熬过了疫情,还能实现止损和回血,实属不易。
虽然本次呷哺集团在业绩上扳回一局,但是竞争对手海底捞也在上半年取得了较大增长,同时也在持续开店;而九毛九孵化的怂火锅取得了亮眼的业绩,同时也提升了今年的开店预期,在火锅这个品类中竞争向来激烈,对于呷哺集团来说仍有挑战。
01
两年巨亏,终于盈利
近年来,在呷哺的身上,看到的更多是无数餐饮企业陷入困境与积极自救的身影,从而让呷哺走出亏损的漩涡,实现了扭亏为盈。
对于预计扭亏的原因,呷哺集团表示,主要是由于疫情管控措施的取消,关闭不盈利的门店,下调单价,推出新品。根据呷哺的计划,接下来呷哺集团仍然会继续开店。2023年,呷哺呷哺将新开120家,凑凑新开74家,趁烧新开20家门店。主要分布在上海、北京、深圳、广州、杭州、南京。
业绩扭亏为盈,趁烧仍在打磨据呷哺集团发布的财报显示,2023年上半年,呷哺集团实现营收28.46亿元,同比增长32%,实现净利润210万,相比去年同期亏损2.78亿元,业绩有了显著的改善。
再来看呷哺集团旗下两大品牌的营收情况,其中呷哺呷哺销售额为13.77亿元,同比增长29.5%。门店方面,呷哺呷哺新增91家,其中89家开在中国大陆,在中国台湾及新加坡新开出两家门店根据呷哺呷哺去年同期至今年上半年的门店变化情况可以看到,今年呷哺呷哺加大了在一二线城市的门店密度,三线及以下城市的门店数量略有减少,但整体仍然保持在200家左右的规模。
火锅是中国餐饮行业中最具竞争力和活力的品类之一,因此,竞争也是向来激烈,繁荣往往会掩盖矛盾和危机,那些曾经被增长掩盖的问题在疫情下被放大、被激化,因此,内讧、亏损观念等危机四伏,这不仅是呷哺的遭遇,也是广大餐企在疫情期间的缩影,因此,经历过内忧外患,在餐饮行业仍旧是困难模式的上半年,呷哺的成绩单虽然算不上漂亮,但还能扭亏为盈,已经很不容易了。而在近花甲之年贺光启亲自下场奋力自救的身上,也看到了千千万万平凡但坚守的餐饮企业家的身影。
02
呷哺集团靠“趁烧”续命
近年来,火锅品类已经进入白热化竞争阶段,火锅的行业连锁化率已经达到18.3%,超出国内餐饮平均连锁化水平,竞争激烈程度与日俱增。
在这个拥挤的赛道上,竞争越来越惨烈,所有火锅餐饮商家均面临着同质化程度高、陷入低价竞争等问题,哪怕是绝对头部商家也不例外。根据海底捞发布的最新全年业绩公告显示,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347.41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下降15.50%;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3.74亿元,同比扭亏为盈,去年同期则亏损41.63亿元。
虽然勉强扭亏为盈,但海底捞的涨价和服务缺位成为大众的最新话题。一方面,火锅行业表现似乎不太好,但烧烤行业的新蓝海却在打开。
淄博烧烤的爆火彰显着大众对于烧烤赛道的热度,而“日式烧肉”作为一个相对高端的细分品类受到消费者青睐。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美食的追求和对健康的重视,烧肉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另一方面,日式烧肉作为常规烧烤的升级,主打精致的品质肉,因其口感鲜嫩多汁、营养丰富、食用方便等特点,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作为呷哺呷哺首次跨界烧烤赛道的品牌,趁烧虽说客单价在250+左右,定位为“欢乐烧烤”,但首店整体场景却更偏向小酒馆,以居酒屋和夜店元素为主,现场还设置了大量的转播大屏幕,方便消费者随时关注各种赛事。
呷哺集团也坦言,因为如今烧肉行业逐渐成熟,因此切入行业推出趁烧,希望借助集团优势把趁烧打造成全国性的烧肉品牌。不过,火锅+烧烤这一模式并不新鲜,此前海底捞此前也曾做出跨界尝试。趁烧此时谈规模和模式还为时尚早。至于呷哺呷哺能否凭借趁烧实现弯道超车,还要看品牌对其集团供应链的利用和消费群体的运营。
03
结语
疫情暂时远去后,餐饮行业重现“烟火气”,呷哺呷哺似乎也迎来久违的曙光。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呷哺 下一篇 ASCALE,一块拥有特殊身份密码的岩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