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布丁也“翻车”?网友表示“不同意”
这个夏天,关于雪糕的热搜真的是接二连三。
市场监管总局在16日发布消息,称有15批次雪糕样品抽检不合格。这其中有两款产品引起了网友注意,那就是小布丁大布丁。5毛一根的小布丁大布丁,居然也“塌房”了吗?
点开这15批次抽检不合格名单,小布丁大布丁雪糕这里不合格项目显示的是蛋白质含量不足。按照名单上所说,蛋白质标准要求最低是0.8g/100g,小布丁和大布丁分别是0.46g和0.36g。
名单出现后,比官方声明更早一步到达“战场”的是各位网友。评论区的声音几乎一边倒了:“蛋白质少点没关系,多吃两根就有了!”“还以为卫生安全不合格,原来是蛋白质!5毛钱1块钱还要什么自行车?”“我不嫌弃他蛋白质不足,毕竟他都没嫌弃我穷”
自从雪糕刺客一词诞生以来,评论区能如此和谐的“站”品牌的,这是第二次。上一次如此善意地被推上热搜的品牌是雪莲。可见,“天下苦雪糕刺客久矣!”
比较有意思的是,除了各位网友在线支持,因为网络上用自家产品图片宣传报道而躺枪的伊利也火速辟谣:没有,不是我。
随后,有相关媒体致电涉事生产企业,对方表示,并非伊利雪糕。
虽然伊利属于躺着也中枪,但从侧面来看,消费者在看到小布丁大布丁的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伊利,足以说明伊利在消费者心目中品类占位是非常成功的。
但这种坚固的品类心智也是一把双刃剑。
好处在于牢牢把握住某个品类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就可能占据了极大的市场份额。直白来说,消费者在购买这个品类或者推荐其他人购买这个品类时,会坚定的推荐该品牌。因为在消费者认知中,这个品牌已经是最好最优选择,达到了“品牌即品类”的效果。
但坏处在于,这样坚定的让消费者将品牌与某个品类联系到一块,就会忽略掉品牌其他品类的发展。拿伊利来说,虽然也有苦咖啡、巧乐滋等等品类,但市场认知度要低于小布丁。
品牌与某个品类坚固的联系在一起,当品牌再推新时,这种固有印象就非常不容易打破,甚至可能不被看好,这就为推新带来了很大阻碍。另外,当这种绑定非常坚固时,一旦出事,这对于绑定品牌的打击是非常巨大的。看看现如今的老坛酸菜牛肉面,即使打折也恢复不到出事之前的“繁荣”,更甚者很多其他品牌的老坛酸菜也陷入了巨大危机。
这也是为什么小布丁大布丁一上热搜,伊利马上出来辟谣的原因吧!
--end--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