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薛高1小时不化!网友质疑仅仅是因为使用增稠剂?
近期,围绕雪糕产品诞生了一系列热梗,诸如“雪糕刺客”“雪糕文学”“不认识的野糕你不要拿”、“雪糕价格是为了消灭社恐”等,因为实在太有共鸣,频频占据各社交平台热搜榜。
2日晚,#钟薛高31℃下放1小时不化#这一话题也冲上了微博热搜。起因是有网友发文称,钟薛高旗下一款海盐口味雪糕在31℃的室温下放置近1小时后,仍然没有“完全融化”。
此事引发了网友对钟薛高雪糕配料的质疑。不少网友推测雪糕不会融化是否与胶质添加剂太多、牛乳含量不够有关,甚至有消费者质疑“不会化的雪糕是否可以吃”?更有网友表示心态崩了,“所谓贵有贵的道理,这个道理就是增稠剂吗?”
很快,钟薛高方面回应来了——“并不存在不融化的雪糕,固形物高,水少,完全融化后自然就为黏稠状,不会完全散开变成一摊水状,而固体无论如何融化也不能变成水”。对于网友担心的添加剂等问题,品牌方也在声明中提及。
客服方面也有回应:水加的少
从网友的反应来看,这一篇满是科普味道的回应没有缓解舆论质疑的声音,反而让消费者更加反感。“我们是看不懂配料表需要科普的这么详细?”仔细品一品,这满是“你们不懂配料表,虽然冤枉了我,但是我可以给你们科普”的说教意味,着实让人生气了!
添加剂是这次事件的主要问题吗?当然不是。在生活中无论是何种添加剂已经非常常见,尤其是这次“涉事”的增稠剂,在果冻、合成牛排、雪糕、冰激凌里一直都有。消费者对于钟薛高不化的担忧是增稠剂是否过多?是否符合标准?
品牌方对此的回应只有一句符合国家标准。无图无真相,无检测说明,无生产实证,对于消费者最关注的食品安全来说,这样的回应是不是太过敷衍。
另外,“固体无论如何融化也不能变成水”这种回应究竟是如何出现的?众所周知,牛奶、稀奶油都是雪糕里常见原材料,如果不用增稠剂,在夏季常温天气里很容易就液态化,并非是只有化成水才是融化的表现。
究竟是“不清楚究竟哪里刺痛了消费者”亦或是“根本不在意”?无论如何,钟薛高这波回应目前来看真的让消费者好感全无。
按理来说,在国潮兴起的当下,钟薛高从创立之初,就在打造一个“追求高品质”的概念。起初,这样的产品理念也确实吸引到很多消费者。但随着钟薛高的频频翻车,这个概念渐渐让消费者开始质疑是否为一句空话——钟薛高酿红提雪糕曾宣传“不含一粒蔗糖或代糖,选用吐鲁番盆地核心葡萄种植区特级红提”,实际确是散装葡萄干;“轻牛乳冰激凌”则打出“不加一滴水、纯纯牛乳香”标语,但配料表中却清晰的标注着饮用水。
此次消费者对于钟薛高产品的检测与其说是突发奇想,不如说是消费者从品牌效应回归到理性消费的表现,“我可以接受贵价产品,但并不想当那从被割掉的韭菜。”高价格理应与高品质画等号。但品质上并不出彩,反倒是花式营销层出不穷,这如何让消费者毫无芥蒂地继续支持?
一直以来,大家都在说消费升级,然而升级的重点在于原料研发、口感升级、运输锁鲜、产业链与供应链协同创新等等。但现在看来,很多品牌都将升级的目光转向营销游戏与概念宣传,对消费者的真诚少了那么一些,无怪乎高价雪糕渐渐卖不动了。
--end--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雪糕文学”诞生:可以轻易批发雪糕的夏天还能回来吗? 下一篇 一张宠物床70000块!宠物奢侈品究竟是不是智商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