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书向“代写代发”黑产业链“动刀”!
19日,小红书的一份正式公告让“代写代发”灰色产业链再次站在了聚光灯下。
文章中,小红书明确宣布对微媒通告、成宝、南京贻贝等4家通告平台和MCN机构提起诉讼。
“上述平台和机构从事“代写代发”虚假种草笔记的业务,帮助商家及博主进行虚假推广,对平台内容生态和平台信誉造成极大伤害,同时严重损害了用户的合法权益。”
要求“上述机构立即停止针对小红书的虚假推广交易等行为,并赔偿小红书经济损失1000万元。赔偿金将用于平台虚假种草治理。”
同时,“开启第三轮虚假种草治理,在前两批封禁68个涉虚假种草的品牌及线下商户后,小红书封禁了包括渝舍印象、安隅酒店、广州曙光美容医院等在内的6家线下商户,以及佑天兰、至初、欧德堡等在内的7个品牌。”
“种草购买,种草引流”,小红书的“种草笔记”在刚刚上线时,可以说解决了很多人的选择困难症——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面对天花乱坠的广告语,面对从未接触过又想尝试的产品内容,哪些性价比更高,哪些更适合消费者。小红书“种草笔记”的出现解决了这样的疑问,在海量信息中消费者可以找出符合需求的产品内容,省时省力。
但遗憾的是,由于“代写代发”黑产链的火热,如今在小红书上看到的种草笔记,根本分不清是博主个人真实种草还是“用都没用过,吃都没吃过,去也没去过”的想象笔记。
对于平台和消费者来说,第三方机构一边在有偿招募“素人”培养“写手”,链接KOL、KOC,另一边对接品牌方,俨然让“种草笔记”成为“品牌宣传稿件”,这对平台内容生态的健康发展有极大的负面影响,同时也严重损害了用户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试问,当毫不知情的消费者“吃下”小红书博主的安利,而实际上这个“安利”博主自己没用过,没见过,更甚至这篇安利内容都不是博主的所思所想,那对于消费者来说,这种种草有什么意义?
值得注意的是,小红书第三轮封禁的品牌中,出现了6家线下实体商业,包括了民宿、美容机构等等,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平台正在以铁腕手段来治理“社区”的虚假信息以及产生这些虚假信息的产出方,同时治理的范围也扩大到了全品类。
当然,在治理黑产业链机构的同时,小红书对于社区的积极引导与监管也亟需加强。
无论是早前被曝出平台内推送大量未成年人性暗示短视频内容,还是最近频频被消费者吐槽的“照骗”式网红景点种草,都暴露了平台运营的一些缺陷。
不少用户在吐槽内容的同时,也在质疑平台的内容运营机制是什么?门槛又在哪里?
创作者本身的“自产自销”是不具备审查意识的(某些人则是知法犯法),如果平台不加以正确积极引导,采取置之不理或者“高高抬起轻轻放下”的态度,那么只会滋生更多不健康不规范的内容,最终“引火烧身”。
所以,不只是第三方机构与品牌的虚假信息需要大刀阔斧的来整顿,在内容审核与引导方面,小红书的“动刀”也需要更深刻一点。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B站被指存在审核漏洞后再出事 网友:审核机制究竟是什么? 下一篇 老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