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金融因不良广告被罚40万:单纯追求流量 终将消耗品牌声誉
相信你一定看到过这样一条广告。
“一位农民工打扮的人士因母亲晕机向空姐提出能否打开窗户或更换座位,空姐则向其推销升舱服务,价格千元。该农民工打扮人士因余额不足放弃升舱,而后排一位西装革履的男子随机帮他在京东金融申请了15万元的‘备用金’,称‘如果你以后急用钱,不需要再看别人的脸色了。’”
这是京东金融于去年12月左右推出的借贷短视频广告,一经上线就引发了广大网友的质疑。“三观如此不正,不知道创意团队怎么想的?”“操作太迷惑,是竞争对手派过来的吗?”
对于此,京东金融官方就争议短视频致歉,表示已下架相关视频广告,处理相关责任人。近日,这一事件有了后续。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因“发布的广告宣扬了过度消费等不正确导向”,对京东金融关联公司北京方博资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处罚,罚款400000元。
事实上,除了京东金融外,因不良广告而“翻车”的品牌不在少数。
3月,国民老品牌椰树集团曾发布一则招聘广告,广告内容显示“椰树集团培养正、副总经理学校再招生!!!专业不限只要懂写作,入学就有车、有房、有高薪、肯定有美女帅哥追。”等煽动性的文案。对于这则广告,网友炸开了锅“招生门槛这么低,开出的待遇又那么高,像是虚假宣传”“这广告就像黄色网站似的”“这句广告词的价值观太歪了!”随后海南省市场监管局对椰树集团相关负责人进行行政约谈。其实,椰树集团因为招生广告惹来非议已经不是第一次了。2020年8月份,椰树集团在发布的招聘信息中,招生条件一栏中写有“应聘者承诺终身在“椰树”服务,承诺以房产作抵押,离开‘椰树’以房产偿还。”的要求,这样奇葩的招聘条件也引发了海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劳动保障监察局的调查,认为该招聘部分条款违反劳动合同法。
无独有偶,今年年初,全棉时代以及新式茶饮品牌茶颜悦色,也因为“抖机灵”带有偏见色彩或者打擦边球的的广告创意引发了舆论的谴责,被网友声讨。
流量时代,每个品牌都在寻求突破点,寻找内容的差异化制作办法。但不少品牌方瞄准了“灰色地带”,企图以低俗浮夸的方式,来“收割”各个群体的客户,但他们却忽略了消费者本身的消费观价值观念。事实也证明,这样的方式,不仅扰乱了行业生态,也损害了社会道德,结果不仅不能“让用户极度舒适”,反而引发强烈不适,更有甚者影响品牌声誉、自砸招牌。
因此,品牌和企业在推广自我品牌的时候,应该要采取正确的措施,不要剑走偏锋。不然固然能够达到炒作的目的,但是却涉及了法律的底线,对自我的口碑形成和维护都将是一大危害。当然,一旦口碑危机形成,品牌方在积极应对,进行公关的同时,更要学会辨别什么才是真正的危机。毕竟,多个品牌方的例子告诫我们:品牌如果站在道德标准的对立面,避重就轻不承认错误,将会形成更大的危机。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